梓辉人文历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3-11-21中国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特别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特别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突出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可以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基础。

  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是历史视角的问题。 与“人民创造历史论”相对立的是英雄历史观。 英国人卡莱尔认为,整个世界的历史“实际上是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伟人思想的外在的、物质的结果”。 德国学者尼采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大师。 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人民是“超人”实现其意志的工具。 中国近代伟大思想家梁启超也说过:“历史家是英雄的舞台,几乎没有没有英雄的历史。”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主要基于: 1、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没有群众,历史的画卷就无法展开; 群众是历史演变的“演员”,是历史进程的“戏剧家”。

  对于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毛泽东多次说过:“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和英雄创造的。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最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 这并不是否认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确实可以创造自己的时代,但他必须与人民紧密结合。 这就是古今中外杰出人物之所以“出类拔萃”的原因。 例如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祖,以及外国的彼得大帝、凯末尔、甘地、华盛顿、林肯等,之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需要。 一旦有的违背了民意,即使曾经繁荣,最终也会留下深深的遗憾,甚至被历史所淘汰。

  毛泽东是近代中国最与人民融为一体的典范。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闻天这样称赞他:“他的痛、喜、怒,就是人民的痛、喜、怒,他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他是如此紧密地联系着人民。”与人民融为一体,形影不离,到底是他是人民,还是人民是他!” 这实际上是张闻天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为中国革命的成功而表达的哲学命题。

  蒋介石也想成功。 他曾在日记中说道:“英雄造就时势,时势造就英雄,我不想被时势造就。” 他确实创造了“时势”,首次与中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他北伐胜利; 他第二次与中共合作,掀起了全国抗日战争,使他蜚声国际。 然而,抗战胜利后,他无视全国人民和平建设国家的普遍愿望,悍然挑起内战,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并继续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 结果他非但没有创造出“现状”,反而被“现状”压垮,最终被人民抛弃。 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忠实代表。 近代中国,只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创造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现状”。

  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证明,英雄在开创局面时,永远不能离开人民。 对于一个英雄或领袖能否创造“时局”,列宁说,主要取决于他能否领导人民先锋队迅速正确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政治问题,从而领导革命事业走向胜利; 无产阶级最有威望的领导核心是由群众选举产生的; 领导干部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和成长,必须在群众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检验和锤炼; 无产阶级领袖应该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革命家、理论家,必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真正的英雄”,任何人想要改变历史,就必须向人民学习。 毛泽东曾指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没有饱满的热情,没有低头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放下傲慢、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同学,你肯定做不到,也肯定做不好。”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各方面提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有治国、治党的智慧和力量”; “在人民面前,我们始终是小学生,要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人求教,向智者请教。”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仲裁者和最终裁判者。” 只有向人民学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才能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要务是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在生产力要素中,工人是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要素; 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这是“最完整、最深刻、最非片面的发展理论”。 显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不难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则上取得了重要发展,具体体现在表现在:一、强化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认识,把它视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二是高度肯定人民智慧,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敬畏心;三是充分运用到历史发展中,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从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角度揭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副主任张太原)